2014年院級學術帶頭人系列講座之六
9月30日🏈👨🏿🎓,我院第二屆學術帶頭人李竹英教授在4教306教室為學生做《綠地節水技術應用及實例分析》專題講座。李竹英教授,現為我院園藝系專任教師💃🏻,主要從事園藝、園林等專業的園林規劃設計、花卉學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,主編和參編3本專業教材,主持和參與7項以上省🧑🏻🦼、市🧙🏻、院級科研課題🫷,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43篇🌡,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0篇。2012年獲得雲南省高校“教學名師”稱號🎽。
本次講座李竹英教授主要從節水應用背景🏀、綠地節水原則、綠地雨水、中水、河水應用、綠地節水材料應用等八個方面進行介紹。首先李教授分析了節水背景🍶😀,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🆑,城市園林用水主要依靠自來水和地下水💆🏽♂️,大量地消耗著寶貴的飲用水資源,使城市有限的水資源更加緊缺。因此,城市綠地的節水技術顯得尤為重要🎸。然後認真講解了綠地節水原則,在綠地節水應用時,應遵循科學規劃、適時適地💁♂️、宣傳鼓勵三大原則🕖。合理設置蓄水池🚵♂️、埋設澆水管網、應用透水材料、安裝噴灌設施等🦵🏼,並通過鄉土樹種、節水型植物的科學配置,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。根據綠地具體位置及特點2️⃣,充分利用綠地附近的河水🌅、中水和雨水進行綠地滲透🦪、綠化灌溉或景觀用水🕵🏻♀️;合理調整灌溉方式。利用主流媒體宣傳節水型理念,製定雨水🧡🏬、中水等應用的激勵機製和管理措施,並設置專項基金🏊🏽♀️;支持並獎勵綠地雨水、中水等利用工程建設。
在講解綠地節水技術應用時🍇,李教授還結合玉溪東近面山綠化工程🧑🏿🍳、上海等城市市政綠地、園藝園林公司、公園節水中的應用實例🎅🏻,分析了雨水節水應用的幾種模式及應用中應該註意的問題。在應用雨水、中水、河水時,通過一些水質指標的測試,指出雨水、中水、河水通過物理、化學✌️、生物三種處理方法處理後👩🏼🔧,可達到Ⅴ類水要求,可安全用於綠化澆灌和景觀用水👎。如果把雨水收集🍿、中水處理技術🧜🏿♀️、節水材料🎓👚、節水植物等方法結合起來應用,甚至指標可達到Ⅱ類與Ⅲ類水質之間。通過水質指標的測試🤚🧛,消除人們的傳統誤解🐔。👫🏼。
本次講座生動、具體🦾,並且結合實際🏄🏽♀️🧑🔧,擴展了本專業學生的知識面👩🏻🦽➡️,得到學生們的一致好評!